《姑苏府志》:“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枝,每岁土着土偶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采茶者如故,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呼吓杀人香,遂以名是茶云。”
主产于江苏省姑苏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天子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观,于是落款“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纳贡的贡茶。
碧螺春产地,天气温顺,雨量充沛。而且多是果木与茶树间作,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孕育着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自然品质。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姑苏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天气温顺,年均匀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潮湿,泥土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松散,极宜于茶树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