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3年年末为止还没有一家专营茶叶的公司上市A股市场,多年来,中国茶企上市A股好梦连连,都希望通过上市A股来做茶叶第一股交椅,可惜的是作为涉农行业的茶叶企业,长期以来都处于产品、渠道、营销的传统模式状态,茶企业没能形成茶叶店的盈利可复制模式,因而茶企的资本市场上市经受不起人们的质疑,更经受不起证监会的核查,最终梦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浙江绿洲股份两家公司上市搁浅后,茶企上市就搁置了十多年。直到2007年,云南的茶叶公司突然发力,龙生茶业、下关沱茶集团和庆沣祥茶业齐刷刷3家茶企进入上市辅导期,并有云南普洱茶集团、大益集团、龙润集团等普洱茶生产企业,着手筹备上市。可惜这几家公司的上市梦都未成真。
2012年6月,安溪铁观音集团首发招股书,但不久后便被质疑为涉嫌虚假宣传,并存在品质安全隐患。其中最明显的硬伤是品牌的经营管理风险和对单一原材料的严重依赖。在证监会启动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核审之后,日前曾有望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的安溪铁观音主动撤回了IPO申请材料,其招股书中颇为明显的硬伤或是最终导致IPO折戟的最主要原因。
2013年2月,华祥苑IPO已过初审,但华祥苑此次主动退出不是因为业绩不佳,而是考虑到此次IPO放开后,可能发行价不高,因而决定先退出IPO申请,等时机成熟。此次突然撤单,让“茶叶A股第一股”的悬念再度出现。
“对于茶产业的上市,政策上应该是没什么限制的。”深圳一位负责IPO业务的投行人士对信阳茶叶网表示。茶企上市公司少,关键是产业的问题,茶叶公司规模总体都太小了。据了解,安溪铁观音这家在筹划上市的公司,2009年的茶叶销量仅占全国的0.047%。茶叶行业资深策划人士黄文阳对我们举出了一组数字:广义地算,茶叶市场全国可能有一两千亿的市场,但是茶企规模最大的也就十几亿,中国8万家茶叶公司,90%都是农民办起来的。
“茶企究竟赚不赚钱?”这是茶企如果上市A股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茶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就盈利能力而言,说“七万茶企不敌一家茅台”,恐怕并不夸张。这句话改自“七万茶企不如一家立顿”。意思是立顿一年的效益超过了中国上万茶企的效益综合。大多数公司的利润只有10个点,“赚钱其实很难。”规模稍大一些,品牌成熟一些的公司盈利水平却会相对较高。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下称《意见》),推出注册制改革、优先股、完善现金分红等一系列问题的相关说明,虽然此间报出重启IPO的好消息,但同时也意味着证监会用注册制和借壳难度的提升,向劣质企业关上了股市的大门,对于盈利能力处于低下水平的传统茶企而言,股市新政几乎等同于死刑判决,以往用疯狂开店扩充规模的传统做法,再也难以通过入市门槛的阻拦了。
在茶叶行业中许多企业似乎看到的都是上市成功的喜悦情景,却忽略了涉农企业上市成功率更低的现实,把上市当做企业的背水一战去做的茶企不少,而潜心去研究做好市场的茶企却不多,这种在资本市场的通路上裸奔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读过“茶叶上市公司”的人还看了:喝茶的好处和坏处、如何开茶叶店、天福茗茶等文章。
本文茶叶新闻网络搜集所得,转摘请带本文连接http://www.xycha.cn/Article/1/3171.html |